發表於 觀察家我的人生

[ 現象 ] 哈佛史丹福雙錄取 韓女生被揭說謊

哈佛史丹福雙錄取 韓女生被揭說謊

(星島日報報道)美國一名就讀著名中學的十八歲南韓裔女生薩拉(Sara Kim),聲稱獲得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兩所世界頂級學府錄取,可在兩校各讀兩年完成學業,因而被南韓和美國媒體譽為「數學天才」。就在其事宣傳得沸沸揚揚之際,謊言被揭穿,少女父親向南韓社會道歉。

薩拉就讀維珍尼亞州的托馬斯杰斐遜科技高中,據說哈佛和史丹福大學都游說她入學。薩拉的媽媽說,連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也從巴拿馬打電話給她,「因為在電話裏商談比電郵更方便」,朱克伯格勸她入讀哈佛。就在她難以取捨時,史丹福和哈佛竟破例讓她「雙入學」,她可獲得五位數字的獎學金,在史丹福和哈佛各讀兩年,還可以選擇從哪所學校畢業。

然而,托馬斯杰斐遜科技高中的學生開始質疑這則夢幻故事的真實性,質疑之聲並傳至華盛頓地區的網上討論組。其後,薩拉所在的班級收到一個自稱哈佛數學教授Joseph Daniel Harris的電郵,要求不要再懷疑薩拉的故事。但哈佛大學瞬即指 Harris的電郵是偽造的。哈佛和史丹福也異口同聲表示,薩拉提供的取錄信、被教授游說入學等內容均為虛構,且它們沒有容許學生同時入讀兩所大學的計畫。由於這名少女尚未成年,相信她不會被檢控。

少女明顯是想藉這則故事在父母、同學、老師面前揚威。她的父親終向南韓傳媒發公開信,承認一切並非事實,韓聯社引述他在信裏說:「我為虛構的事引起麻煩由衷感到抱歉。而我沒有正視孩子一直以來遇到的痛苦和困難,還擴大了她的痛苦,我深深懺悔。」他表示希望一家生活回復平靜。

托馬斯杰斐遜科技高中確實產生過許多傑出的學生,當中有人獲得全部八所常春藤盟校錄取。另一名學生為懂得搬貨箱的機械人設計電子系統,獲得私人太空科技公司SpaceX的獎學金。該校一名學生坦承,他們不僅要考到好成績,課外活動也很誇張:「你受到一定要做得好的壓力,還要擅長十七種運動和樂器。」

學生服務主任科沙特卡說,該校學生精於解決有明確答案的數學方程式,但當他們面對大學招生,發現外界有比自己厲害的精英時,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打擊。他希望家長和教師不要只注重學生考入哪所名校,應更關注學校是否與學生個人才能和興趣相符。

發表於 電腦遊戲

玩遊戲能改善視力,變聰明

玩遊戲能改善視力,變聰明

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總是對我們說:「哎呀,又玩遊戲!老盯著電腦眼睛要不要啦?玩遊戲不耽誤學習嗎?別玩啦!滾回去念書!再玩就把你網線拔了!」

你能想像這樣的事嗎?幾年後你因為某種疾病去醫院,醫生可能給你開的處方是:玩兩週由FDA批准的電腦遊戲。

在治療眼疾的歷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美國醫生叫做威廉姆·貝茨(William Bates)。他堅定認為眼鏡是有害且不必要的,於是探索了許多改進視力的方法。在1920年的專著中,他聲稱人們可以通過盯著太陽看的方法來獲得完美的視力。他標新立異的方法到今天還被稱為“貝茨方法”。

改善視力?

一些科學家正在尋求其他途徑來幫助改善視力其中一個思路聽起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 – 通過玩電腦遊戲,尤其是動作類遊戲,人類視覺的產生,既需要眼睛來接收信號,又需要大腦來翻譯這些信號。一些科學家認為,電腦遊戲能夠改進人腦對眼睛所收到的信號的翻譯,從而讓人們的視覺得到改善。

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達芙妮·巴韋利埃(Daphne Bavelier)是最早注意到這一現象的科學家之一。她發現,她的學生裡有一些人很愛玩電腦遊戲,而這些人在視力測驗中的成績超出預期。過去十多年裡,巴韋利埃的實驗室一直在關注電腦遊戲對人腦的影響。他們發現,電腦遊戲對視力的一個主要改變在於“對比敏感度”。這是人眼分辨邊界模糊的物體的能力。或者說,你在昏暗的燈光下閱讀,或者在夜晚開車,就要依賴於對比敏感度,這樣才能分辨出環境中某一個比其他地方略暗的物體。

巴韋利埃在研究中發現,動作類電腦遊戲的玩家在對比敏感度上強於非玩家。而非玩家只要玩很短一段時間的遊戲,對比敏感度就會獲得顯著的提升。在他們的實驗裡,非玩家每星期玩六個小時的遊戲,連續玩九個星期,對比敏感度就提升了43%。

鍛煉大腦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裡,巴韋利埃發表了她的研究結果:玩“使命召喚”和“虛幻競技場2004年”這些動作類遊戲的玩家,其學習能力強於玩非動作類遊戲的玩家。

比如在COD中,玩家們需要在各種複雜的地形和迷宮中發現敵人並將其擊斃,這使得玩家們在複雜畫面中搜索細節的能力得到鍛煉,大腦處理,旋轉,分辨圖像的能力增強。巴韋利埃發現,這一提高能夠持續超過六個月的時間,並有可能對認路,研究化學反應和建築設計等行為產生幫助。

英國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的安德魯·斐比斯基(Andrew Przybylski)也對電腦遊戲做了大量的研究,他發現,遊戲除了開發大腦,還能夠提高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他通過一份採訪了英國5000名10至15歲少年的調研數據,對受訪少年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進行了評價。這些評價的因素包括了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程度,與同齡人相處如何,對有困難的人是否會伸出援手,是否有注意力不足,多動的症狀。

分析結果表明,比起其他群體(比如那些從來不玩電子遊戲的兒童),每天玩不到一個小時電子遊戲的兒童對生活的滿意度更高,社會交往的能力更強。同時,這些少年的心理問題較少,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動的症狀也較少。

從實驗室到臨床

在那項關於對比敏感度的研究中,巴韋利埃注意到,第一人稱視角的動作類遊戲對人視覺能力的改善最為明顯。如果玩家玩的是非動作類遊戲,比如“模擬人生”,那麼他們的視覺改善就不那麼明顯了。相比於43%的提高,他們只有11%。

現實生活

一些特殊的職業也需要模擬遊戲來幫助訓練技能。比如飛行員、軍人、太空人和醫生。他們會玩一些虛擬遊戲來練習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訓練的危險情況。這些遊戲會訓練他們的反應速度,手眼協調能力,積累經驗,得以利用到現實生活裡面。當然對於現實生活的複雜多變性,單單只靠遊戲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

遊戲還可以緩解疼痛感,這個被無數人實驗過了,比如感冒了,如果只躺在那裡會更不舒服,你應該爬起來,坐在電腦前面,用你虛弱的小手點開你最喜歡的遊戲,不出10分鐘,你就可以生龍活虎的罵隊友是只豬!

但玩遊戲並不是只有好處,它會妨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造成了很多宅男宅女。還有可能影響你的心性。一個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你在遊戲裡面的角色是一個壞人的話,有可能會使你在現實生活中攻擊別人的幾率增高。也許這是因為你會選擇這個遊戲角色,是你在潛意思裡面是認同這個角色的。還有遊戲成癮的,完全沉溺於遊戲裡面無法自拔。

長期盯著電腦螢幕依然會給你的眼睛帶來麻煩,比如頭痛、視力模糊、近視等等,通過射擊遊戲給你大腦帶來的那一點微薄的助力,並不能幫你在通宵玩了十幾個小時的遊戲後還看見視力表的最後一排。

事實上在所有實驗中的被試者,他們每天的遊戲時間都沒有超過 2 小時。

遊戲是很好的消磨時間和尋找快樂的工具,但凡事都要適可而止,不要把時間都消磨在遊戲里,不然哪有時間泡妞呢~